盘点巴西世界杯中的中国元素 |
来源:《今日中国》
作者: 陈 君
时间:2014/6/25 20:25:00 浏览4780次 文字:【 小
中 大
】 |
亚非拉网讯: 当地时间6月12日,2014年男子世界杯足球赛在巴西圣保罗的伊塔盖拉球场拉开大幕,这场四年一次的国际足坛盛筵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球迷云集巴西。 尽管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在2002年韩日世界杯之后,仍旧无缘这项顶级赛事,但是像世界杯这样的国际舞台,国足可以缺席,中国元素却从来都不会缺少。 英利:首家赞助世界杯的中国企业 在本届巴西世界杯上,细心的球迷在观看比赛转播时再次发现场边不时滚动的广告牌上出现了“中国英利”“光伏入户”的汉字广告。这家企业是来自中国河北保定的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利”)。 英利与世界杯结缘始于2006年的德国世界杯,英利作为光伏电池供应商,为当时的世界杯赛场凯泽斯劳滕球场提供1兆瓦的光伏组件。小试牛刀成功之后,英利决定赞助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 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英利为20个训练基地提供太阳能电池板,并享有包括部分世界杯足球赛门票、场地广告宣传和媒体版权在内的全球市场营销权。英利由此成为中国首家获得世界杯足球赛全球赞助权的企业,同时也是全球范围内首家可再生能源公司的赞助商进军世界杯。而通过世界杯的平台,英利一夜之间,从一家默默无闻的企业成了家喻户晓的大品牌。英利绿色能源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苗连生表示,通过赞助2010年南非世界杯,英利的品牌更加深入人心,客户对英利产品的认可度也日益提高。 本届巴西世界杯上,作为唯一来自中国的世界杯官方赞助商,英利在市场营销领域获得票务和客户款待权益,场地广告宣传权益以及使用世界杯徽章和标志的权益。因此,在世界杯比赛期间,球迷们会看到英利广告牌就不足为奇。英利广告牌出现在世界杯的全部64场比赛中,且每场至少出现8分钟。英利还为全部比赛城市的照明信息塔提供了27套光伏系统,在包括圣保罗在内的6个体育场内的媒体中心和国际媒体大本营设置了8至15个太阳能充电站。此外,英利集团还为里约市中心停车场提供光伏组件,是巴西目前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光伏停车场。通过此次世界杯的赞助活动将有利于英利进一步开拓在巴西以及整个拉丁美洲的业务。 阵容豪华的“中国制造” 世界杯不仅让世界认识了中国英利,也让更多的“中国制造”走出了国门。 本届世界杯的“第一主角”比赛用球“桑巴荣耀”由广东省深圳市公明田寮村工业区内的一家企业生产,这家企业也是2010年南非世界杯比赛用球“普天同庆”的生产商;而本届世界杯的训练用球则是由江西九江思麦博运动器材有限公司生产。 在巴西世界杯比赛场馆的建设中,“中国制造”贡献了一份力量。从巴西利亚的世界杯国家体育场,到圣保罗的伊塔盖拉球场,再到累西腓的伯南布哥世界杯球场,时常有大型机械设备作业,其中不少由三一集团、徐工集团等中国企业制造。这些设备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负责吊装顶层钢结构等。而在里约、圣保罗等市政工程及排险救灾过程中,也经常能见到“中国制造”。 巴西利亚国家球场的四块户外全彩LED显示屏,出自深圳企业齐普光之手。观众通过这四块大屏幕观看比赛,尽情呐喊。而杭州协程实业有限公司通过其海外子公司的努力,最终成为国际足联官方授权的巴西2014年世界杯吉祥物官方制作与销售授权商,这也是中国企业首度直接从国际足联获得世界杯吉祥物制造和营销的官方授权。授权的产品包括吉祥物犰狳“福来哥”(fuleco)的长毛绒玩具、3D玩偶、钥匙链、派对产品和汽车配饰等五大系列,授权地区为全球(除巴西外)。 生产吉祥物的厂家包括安徽滁州一家玩具制造厂,这家工厂先是在2013年12月赶制了50万件吉祥物订单,由于客户非常满意,又追加了50万的订单量。如今,来自这家安徽工厂的100万件吉祥物已经陆续摆上了全世界货柜。 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间,一种名为“呜呜祖拉”的喇叭让全世界印象深刻。时隔四年,新的助威产品“卡塞罗拉”已经接棒。“卡塞罗拉”的灵感源于巴西拨浪鼓,密闭塑料容器内装有不少声音清脆的颗粒物。全球大约有90%的“卡塞罗拉”产自中国的浙江和广东。 亚非拉 每逢大型赛事,安保工作是重中之重。这次巴西2014年世界杯来自中国的安检设备将发挥重要作用。据悉,巴西2014年世界杯12个球场中9个球场的安检设备都由中国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数量接近600台。这些高科技产品将确保赛事安全顺利地进行。 在赛场上,随处可见球迷们佩戴各式各样的假发来为自己支持的球队加油,随着巴西2014年世界杯足球赛的热潮袭来,山东即发集团等当地假发生产企业收到了大量国内外客商的球迷假发订单。 为心爱的球队加油,怎能少得了摇旗呐喊呢?“光是出口巴西2014年世界杯的旗帜,我们就做了上百万面。”浙江省临海市协成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该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各种工艺旗帜、旗杆、旗座等系列产品的厂家,是巴西2014年世界杯旗帜的指定供应商。此外,球服、围巾等道具自然多是“中国制造”。 而在决赛的马拉卡纳球场外,驰骋着中国北车集团提供的地铁和轨道车辆;在库里蒂巴市,中国南车集团的新能源客车接驳机场与市区。他们为在巴西看球的球迷们提供着舒适和便捷的服务。 如此众多的“中国制造”可谓阵容豪华,难怪有些网友调侃:“除了国足,都去世界杯了。” “中国元素”还不止这些。本届世界杯上,效力于中超、中甲联赛的6位外援将代表自己的国家出现在世界杯的赛场上,可谓史无前例;有6名分别来自中国珠海、深圳、北京、天津、济南和长沙的球童将伴随世界顶尖球员并与他们手牵手亮相巴西世界杯半决赛或决赛。 “中国元素”在本届世界杯上可谓挣足了面子,然而中国男足这个最大的元素何时才能再登上世界杯的舞台呢?另一方面,中国球迷也在期待着世界杯能在中国举办,这样就不用熬夜看球了。 |
欢迎转载,请注明转自“亚非拉网 china-aala.com” |
优化关键词:
亚非拉,亚非拉网,亚非拉门户网站,亚非拉国际交流协会,拉美投资,非洲展会,拉美展会,东南亚贸易,东南亚旅游,非洲旅游,拉美签证,非洲签证,清真认证,亚非拉,亚非拉网,中阿合作,中非合作,非洲贸易,中东贸易,中东投资,亚非拉协会,国际贸易,中东安全,非洲局势,非洲矿产,中东能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