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米兰世博会KIP国际馆上海新闻发布会  亚非拉国际商会与金融机构合作寻优质地产项目  支持一带一路新丝绸之路建设 亚非拉网1000个VIP企业会员注册资格免费送  李克强会见巴哈马总理克里斯蒂时强调基础设施建设是合作重点  习近平:共同谱写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新篇章   2015年非洲杯阿尔及利亚队前景展望  中外互免签证协议一览表(2015年1月6日更新)  
关于我们 | 协会章程 | 分会合作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注册成为会员,您可以享受如下服务
发布供求商机
发布合作项目
查询采购招标
更多专享服务
首页
| 组织机构 | 协会动态 | 两性事业 | 外事资讯 | 交流活动 | 政策概览 | 产业促进 | 文化交流 | 旅游推介
| 地方频道 | 时政要闻 | 国情资讯 | 展会资讯 | 签证认证 | 合作论坛 | 国学文化 | 服务项目 | 焦点视频
| 财富俱乐部 | 项目推荐 | 采供信息 | 招商引资 | 合作对接 | 人物故事 | 成功典范 | 图片新闻 | 名优推介
| 国际商会 | 生态农业 | 健康养生 | 投资热区 | 有机环保 | 奢侈时尚 | 业界精英 | 公益慈善 | 八方回音
商机
VIP
焦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交流 ->> 泉州与阿拉伯千年渊源情意浓 伊斯兰印迹遍小城
泉州与阿拉伯千年渊源情意浓 伊斯兰印迹遍小城
来源:东南早报    时间:2014/6/20 11:39:00   浏览5305次   文字:【
亚非拉网讯:  
  我来早在南朝,泉州就有船舶与海外往来。到了唐朝,泉州的海外交通更加发达,很多外国人来泉州,泉州与阿拉伯国家的交往历史就可追溯至唐代。宋元时期,泉州与各国进行经贸、文化交流最为密切。
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成千上万的阿拉伯人来到泉州,留下建筑、墓葬、碑刻等众多伊斯兰文化史迹。
□早报记者 张素萍 蔡紫旻 吴嘉晓 文/图
【传教】
初唐时期 三贤四贤泉州传教
泉州灵山有伊斯兰教“圣墓”,这是唐代来泉传播伊斯兰教的两位圣门弟子的安葬之地。
据明代著名方志学家何乔远《闽书》记载,泉州东郊灵山,“有默德那国二人葬焉,回回之祖也……三贤四贤传教泉州,卒葬此山。然则二人唐时人也。二人自葬是山,夜光显发。人异而灵之,名曰‘圣墓’,曰‘西方圣人之墓’也”。这二人就是阿拉伯人穆罕默德的门徒四大贤人中的三贤四贤。四大贤人在唐武德年间来中国传教,其中三贤四贤落脚泉州,死后葬于灵山。
据研究,灵山圣墓,应为初唐时期所创建。目前,圣墓已是国家级文保单位。

津头埔考古发掘中发现不少伊斯兰墓葬(资料图片)
呼禄法师泉州传教
草庵遗址成珍贵实物
晋江万山峰苏内村有座草庵被誉为“世界上现存最完好的摩尼教遗址之一”,是研究泉州与波斯古代海上交通极为珍贵的实物依据。
摩尼教又称明教,是公元3世纪中叶古波斯人摩尼所创立的宗教,曾流行于伊朗、叙利亚、埃及和中国等地。唐武则天延载元年(694年)摩尼教在中国得到官方承认,开始公开传播。
泉州的摩尼教是唐会昌年间(841-846年)由呼禄法师从中原传入的。明代何乔远《闽书》记载:“有呼禄法师者,来入福唐,授侣三山,游方泉郡,卒葬郡北山下。”此处的北山,指的就是清源山。
呼禄法师属中亚摩尼教团,呼禄是僧职,其姓名因无记载不得而知。据中外专家考证,呼禄就是呼卢唤,是古波斯语的音译,意为传教士。

阿拉伯船模型
【经商】
蕃商义举:捐资修城 集资铸舰
宋代,到泉州的蕃商很多,蕃商聚居,有巷因此得名蕃人巷。居住于泉州的阿拉伯人与泉州人和睦相处,甚至参与建设泉州。
宋嘉定四年(1211年),泉州知州邹应龙主持修城时,“以贾胡簿录之赀请于朝而大修之,城始固”。
宋淳熙年间(1174-1189年),当时的晋江县令林湜接到大造战舰的诏令后,不忍加重百姓负担,又不能违抗朝廷诏令,便欲辞官。此事被侨居泉州的蕃商知道,大家感佩于县令林湜体恤民情,集资帮助造战舰。
由于林湜没有额外课派百姓,直至战舰造好,泉州百姓都不知道这感人的背后故事。
蒲寿庚女婿
死后家藏130石珍珠
宋元时期,泉州出现“缠头赤脚半蕃商,大舶高樯多海宝”的繁荣景象,许多阿拉伯人移居泉州,其中以蒲氏家族最为显赫。
蒲氏家族的蒲寿庚有一位女婿佛莲,是巴林人。据史料记载,佛莲生前侨居泉州,从事海外贸易。据宋末元初《癸辛杂识续集》记载,佛莲为元代泉州著名的阿拉伯海商,拥有海船八十艘,可见其经营规模庞大。佛莲死时,家中有珍珠130石(古代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他正是靠着对外贸易积聚大量财富。

伊斯兰国家捐赠品展中的科威特客厅
【通婚】
娶刺桐人为妻
数代居住刺桐城
阿拉伯、波斯商人来泉州,与泉州人通婚后生有混血儿。
关于泉州的混血儿,《光明之城》记载:“众多的法兰克人及其他国家的人,与这个城市的女人上床,当一个男人在街上行走时,可以很容易看到他们的后代。”其实,宋元时期的混血儿有刺桐妇女与伊斯兰教徒、基督教徒所生,也有外国妇女与刺桐男子所生。
1965年,泉州通淮门外津头埔出土了一方墓碑,一面阴刻波斯文,一面竖刻汉文。翻译墓碑上的文字可知,墓主阿含抹是一个古代波斯人与刺桐妇女所生的混血儿,先辈娶刺桐人为妻,在刺桐城居住数代,所以墓碑称“艾哈玛德家族母亲的城市刺桐城”。
从泉州出土的大量伊斯兰墓碑可以看出,艾哈玛德家族久居刺桐城后,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洋蕃客”变“土蕃客”
成为回族先民
宋元时期,来泉经商的阿拉伯人深感泉州是“安宁”、“和平”之城,这里的环境让他们流连忘返,这些阿拉伯商人由“洋蕃客”变为“土蕃客”,成为回族最早的先民之一。他们定居泉州,形成著名的“蕃坊”。
为满足海外“蕃客”子弟入学需求,泉州还开设了外国子弟学校“蕃学”。许多“蕃客”与当地人嫁娶通婚。如今,泉州民间还有“丁家的鼻子,苏家的胡子”的谚语,说的就是混血后裔。
泉州至今还保存了许多与回族同胞有关的文物胜迹,例如泉州台商投资区百崎回族乡的接官亭,相传当初是为接待郑和所建,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就停泊在泉州古港,曾在接官亭下过棋。

【任官】
大食蕃商勤劳经商
朝廷授予官职
宋代,许多来泉州的阿拉伯、波斯商人,因协助朝廷击盗或捐钱或联姻等原因而获官。这些商人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阿拉伯穆斯林后裔蒲氏,其中蒲寿庚不仅擅于经营海贸,拥有大量船只,且因击盗而被授予福建安抚使等职。
《宋会要辑稿》记载,南宋绍兴1131年至1162年,大食蕃商蒲罗辛造了只船,船只装载满仓的乳香驶往泉州,彼时泉州“市舶计抽解价钱三十万贯”。由于他的勤劳经商,当时朝廷授予蒲罗辛“补承信郎”。
“大食”为唐宋时期中国对阿拉伯人的专称与对伊朗语地区穆斯林的泛称。查阅史料可知,宋武职共有52阶,“承信郎”属武职官最后一阶。蒲罗辛离华前,宋朝政府特别吩咐,要求其多加劝服其他蕃商来华贸易,若数目增多,将施恩犒赏其他人员。
由此可见宋朝对海外贸易的重视,当时还指派市舶司官员、使臣到海外吸引蕃商来华贸易。当时泉州的“蕃舶纲首”(“纲首”代表官方管理船上事务)蔡景芳,因招徕商贩贸易,自建炎元年至绍兴四年,收获净利达九十八万余贯,朝廷授予“承信郎”。
泉州“哈的司”法官
被赞“高尚人士”
为加强对蕃商的管理,元朝廷采取唐宋时期蕃司长的基本方式,设置回回哈的司,来管理穆斯林的宗教事务及刑名、诉讼。“哈的司”为阿拉伯语,意为执掌教法者,为伊斯兰教法官。
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在游记中记载,“中国每一城市都设有谢赫,总管穆斯林事务。另外法官一人,处理他们之间的诉讼案件”。外国穆斯林若触犯中国的法律,由中国政府审理。若教徒之间的一般纠纷,由回回哈的司调解裁决。哈的司还负责草拟婚约,主持教徒的婚丧仪式。
伊本·白图泰在泉州时,见到阿拉伯人塔准丁·艾尔代威里,他是泉州“哈的司”的法官,伊本·白图泰称赞“他是一位好义的高尚人士”。
【建寺】
宋元时期兴建六七座清净寺
外国人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在泉州得到尊重。
据记载,宋元时期泉州的清净寺达六七座。除了如今位于涂门街的清净寺(建于1009年)外,还包括泉州南城清净寺(建于1131年,毁于元末),建于12世纪前的涂门外津头埔也门教寺(毁于元末),南门元代穆罕默德寺(毁于元末),东门外东头乡纳希德重修寺(1322年曾重修)等。
涂门街清净寺:
仿大马士革礼拜寺建筑
位于泉州市区涂门街的清净寺为人熟知,它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300年之后,元代至大三年(1310)至四年(1311),艾哈马德·本·穆罕默德·贾德斯修缮此寺。
据现存于清净寺大门甬道后墙的阿拉伯文石刻记载,这是泉州第一座礼拜寺,名为艾苏哈卜寺。也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国创建的现存最早,具有阿拉伯建筑风格的清净寺。
艾哈马德是中世纪波斯南部著名贸易城市设拉子人。他来泉州修缮扩建了艾苏哈卜寺。这座清净寺通往寺内的甬道由尖拱门组成,两门之间的顶部,是圆球状藻井式,下部为洞门,门楼顶部的平台称作月台。有学者认为,这种门楼建筑是仿大马士革城大礼拜寺的建筑,为中世纪阿拉伯世界所普遍流行的伊斯兰教寺建筑形式。
南城清净寺:
彰显波斯湾与泉州往来
南城清净寺由阿拉伯人纳只卜穆兹喜鲁丁创建。据元朝吴鉴在《清净寺记》记载,纳只卜穆兹喜鲁丁乘坐商舶从撒那威来。撒那威是中世纪波斯湾内繁盛的贸易港口,与泉州有通商往来。
据历史学教授韩振华研究,南城清净寺建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元代至正九年(1349)曾重修。具体位置在“西为州学,即府文庙青龙代左角,东为光孝寺(百源川池附近)与通淮门(百源川池东边),南为通淮街,北为州学前壕即子城外壕”,与涂门街清净寺并不同。
可惜,这座清净寺毁于元末的兵乱。
其他清净寺:
城门遗址 惊现古碑刻
南门清净寺由穆罕默德·本·艾敏伯克尔主持建造。1984年,在泉州南门城基出土的石刻记载了建寺者穆罕默德的名字。这座清净寺应该就在南门附近,建造时间约为14世纪初。
东门外清净寺由纳希德·艾斯马尔·穆萨丁重修。1956年,考古人员在泉州仁风门外东头乡发掘一块阿拉伯文碑刻,上面记载了寺门翻修时间以及主持翻修的纳希德的名字。碑刻出土地点,是宋元时期外国人聚居地,这座清真寺的重修时间是元代至治二年(1322)。
【墓葬】
大食义士
修建阿拉伯公墓
1965年,泉州市郊发现一方阿拉伯文墓碑,这是侯赛因·本·默罕穆德·色拉退的墓碑。虽然学术界对这块墓碑的年代存在“唐朝说”与“宋元说”,但该墓碑仍是泉州发现的最早伊斯兰教墓碑之一。
《诸蕃志》中记载,大食蕃商忽莲侨居泉州南城,乐善好施,他建公墓于泉州城外东南隅。据记载,泉州阿拉伯公墓最早由蒲霞辛创建,忽莲则“成就封殖之”。公墓建成于隆兴元年(1163),周围有围墙,大门加锁,墓区内有房屋覆盖。
【风俗】
阿拉伯奇花异木
装扮 蟳埔女发髻?
据介绍,蟳埔社区的蚝壳厝前身与蒲寿庚兄长蒲寿晟的私人花园——云麓花园联系密切。蒲家从故乡阿拉伯移植来素馨花、茉莉花等各种奇花异木,为蟳埔女供应鲜花做簪戴。
元末明初,在反蒲运动中,蒲寿庚后裔改姓为卜。有人这
欢迎转载,请注明转自“亚非拉网 china-aala.com”
优化关键词:
亚非拉,亚非拉网,亚非拉门户网站,亚非拉国际交流协会,拉美投资,非洲展会,拉美展会,东南亚贸易,东南亚旅游,非洲旅游,拉美签证,非洲签证,清真认证,亚非拉,亚非拉网,中阿合作,中非合作,非洲贸易,中东贸易,中东投资,亚非拉协会,国际贸易,中东安全,非洲局势,非洲矿产,中东能源
   热点关注  
亚非拉网影响力凸显 打造品牌民间外交网络
只要3.5万 亚非拉就带你上米兰逛世博
协会秘书长受聘担任京城著名电商聚成E世界战略
协会和迪拜国际投资年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合作
李克强会见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支持厄方制定国
普京特批:中石油参股俄罗斯万科油田
李克强同墨西哥总统培尼亚交涉高铁合作风波
协会领导应邀出席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 联手打
俄罗斯希与我开展合作的项目清单
亚非拉协会与奥地利联邦商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胡润:中国富豪正在转型
协会领导会见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
协会率团访问湖南 省长杜家毫、副省长何报翔会
中国重尊儒学,不会罢黜百家
   焦点排行榜  
1
 会长:韩升洙
2
 香道释义
3
 中国领导人的拉美情谊
4
 聘任朱子太极第三十代传人王立峰为协会国学
5
 巴林龙城盛大招商 财富热线:13681
6
 谢赫哈姆丹·马克图姆
7
 欢迎参加3月30日迪拜国际投资年会报名热
8
 副会长:张小康
9
 包润石
10
 崔茂森
关于我们    |   协会章程    |   分会合作    |   入会申请    |   招聘人才    |   法律声明    |   付款办法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加盟    |   法律顾问    |   返回首页
亚非拉国际交流协会 亚非拉网 www.china-aala.com  COPYRIGHT © 2001 - 2020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22377号  
电话(Tel):008610-56180906   5618897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通惠河畔园区惠河南街1089-18 
E-mail:aala001@163.com   aala001@126.com  微信公众号:aala8888  微信:aala666  QQ:985556789
               
   欢迎第9118396位访客   

京ICP备2023010479号
  
优化关键词:亚非拉,亚非拉网,亚非拉门户网站,亚非拉国际交流协会,拉美投资,非洲展会,拉美展会,东南亚贸易,东南亚旅游,非洲旅游,拉美签证,非洲签证,清真认证,亚非拉,亚非拉网,中阿合作,中非合作,非洲贸易,中东贸易,中东投资,亚非拉协会,国际贸易,中东安全,非洲局势,非洲矿产,中东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