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非拉网讯: 毛里求斯共和国是西南印度洋上的岛国,面积只有2000平方公里左右,与我国的深圳市相当。除毛里求斯本岛外,还包括罗德里格岛、圣布兰群岛、阿加莱加群岛等周边小岛。
毛里求斯距离非洲东海岸的直线距离为2000多公里,在苏伊士运河通航以前,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是环绕好望角航行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十分显要。对此,毛里求斯人也毫不掩饰其自豪,该国国徽的下端就用拉丁文写着“印度洋的明星和钥匙”。
“甜”与“闲”的岛国
毛里求斯本岛四周被珊瑚礁环绕,这个火山岩岛国可以用两个字概括,一个是“甜”,另一个是“闲”。
“甜”指制糖业,是毛里求斯的经济支柱之一。自18世纪以来,甘蔗一直是这里的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全国耕地的90%左右,所创外汇则占全国近一半。2011年4月,我参加中国领导人访问非洲的有关活动,途经毛里求斯。
下了飞机,感觉立刻被无边无际的甘蔗林淹没,城镇就像“绿色海洋”中的一个个孤岛,密密实实的甘蔗林不透一丝风,空气中也浸润着甘蔗的甜味。
“闲”是旅游业。这个国家素来是度假圣地,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赤道纪行》中写道:“上帝依照毛里求斯的样子创造了伊甸园。”从此,毛里求斯有了“天堂之岛”的美名,白沙、细浪、碧海、蓝天是这个岛国的名片。
乘船出海,向水中望去,可以清晰地看到海底的海星和海参。海水蓝中透翠,在白沙的映衬下又略带些淡粉色,海面平静如镜,如同七彩玉石。面对这番景色,我们一时间形神两忘,坐在船上痴痴发呆。道家大师庄周在《庄子·内篇·大宗师》中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我认为在此不妨改为“相忘于大海”。大海更广阔,更美丽,更包容,更丰富。大海是生命之母、精神之源,一切都由大海而生,在大海中发展,最终又都归于大海。
毛里求斯有人居住的时间并不长,国名却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在1505年以前,该岛还荒无人烟。当葡萄牙航海家马斯克林最初发现这里时,迎接他的是一群蝙蝠,于是他将这个岛命名为“蝙蝠岛”。1598年,荷兰人来到这里,以莫里斯王子的名字重新命名该岛为“毛里求斯”。1715年,法国人占领了该岛,将其改名为“法兰西岛”,这个名字也只维持了100年左右。19世纪初,英国打败法国夺取了这个岛屿,再次将其改回“毛里求斯”。
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大量印度人移民至此,因而现在毛里求斯的居民主要为印度人后裔,占该国人口近七成。一半以上的毛里求斯人信奉印度教,外形颇有特点的印度教神庙在这个岛国随处可见。不仅如此,毛里求斯共和国第一位总统卡萨姆·尤提姆上任后,首次出访的国家就是印度,两国关系之密可见一斑。在经济上,印度一直是毛里求斯最大的进口来源国。
印度裔当代小说家塞思这样描述毛里求斯,“这个国家让我好奇,让我着迷,它如此丰富,如此多元”,“我发现它既美丽又亲切,一切都生机勃勃,没有凶险,没有暴力,人们关心时事,却并不尖声鼓噪,每一天似乎都有派对正在进行”。
说到派对,毛里求斯还有一个与派对有关的趣闻。1847年,毛里求斯总督夫人举行舞会,为了给宾客邮寄请柬,当地邮局仿照英国的黑便士发行了两种邮票,面值分别为1便士和2便士,图案均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侧面头像,这是英国殖民地最早发行的邮票。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雕刻邮票模板的工匠视力极差,把“邮资已付”(PostPaid)误刻成了“邮局”(PostOffice)。直到1869年,这一错误才被发现,错版邮票因而受到热捧。1993年,该票的一个实寄封以500万美元的天价拍出,引起国际集邮界的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