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非拉网讯: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主办的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颁奖典礼2014年12月17日在上海大剧院举行。方增先、吕其明、陈佩秋、尚长荣、贺友直、草婴、徐中玉、徐玉兰、钱谷融、秦怡、舒巧、焦晃12位德高望重的艺术家荣膺“终身成就奖”,于本正、王安忆、陈少云、陆谷孙、李莉、周慧珺、施大畏、赵丽宏、奚美娟、黄蜀芹、蔡正仁、廖昌永12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荣获“杰出贡献奖”。
随着颁奖典礼的落幕,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尘埃落定。
但这不是结束。当这个代表了上海文学艺术最高荣誉的奖项,打破12年的沉寂再度开启,便意味着所有关于文化的光荣与梦想,将在上海浦江两岸得到延续。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表彰了一批为文化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更树立了文化精神的标杆,指引了未来前行的方向。
“上海文学艺术奖”是上海文学艺术类的最高奖项。此次重启“上海文学艺术奖”评选,是上海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推进上海文化的发展。以此次评选为契机,上海将进一步细化各项配套措施,不断放大上海文艺家的集群效应。
扩大文艺高原,造就更多高峰
从1991年至今,经历了六届文学艺术奖的评选,是上海独特的文化环境和丰厚的文化土壤,让大师在这片土地上不断涌现。文化生态与人才的关系,或许是“上海文学艺术奖”带来的最大启示。作为上海文艺领域综合性最高奖项,“上海文学艺术奖”凸显的是上海一以贯之的文化眼光和艺术选择,让人看到多种风格流派在上海交流碰撞后产生的高峰。评选出的这些文艺大家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有很好的艺术精神,他们在创作中讲究精益求精的态度值得所有人认真学习。表彰他们,对文学艺术创作,对城市文化,对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尊重这些获奖艺术家,学习继承优秀的文学艺术创作精神,是对文化的尊重,也是建设一个良好文化生态的必要基础。
扩大文艺高原,造就更多高峰,从而更好地繁荣文艺创作,是本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的重要宗旨。与以往几届不同,本届“上海文学艺术奖”首次推出“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挑选各个艺术门类具有出色才能和较大潜力的青年文艺家,为其度身定制发展计划,从而夯实上海文艺发展的基础,建立名家大师勇攀高峰、青年人才不断涌现的文艺人才长效机制。
不仅是荣誉,更有示范价值
文坛艺苑星光灿烂。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的评选过程,是上海文化实力的整体展现。担任评委的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这样感慨:站在一个高的起点上,“上海文学艺术奖”所做的,是为城市文化发展树立标杆——不仅是文学艺术的标杆,更是道德风范的标杆。24位获奖者,都是高雅和主流文学艺术领域的佼佼者,他们不仅在文学艺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人格修为同样值得所有文艺工作者认真学习、努力靠近。
评委之一、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说,艺术家靠作品立身,作品靠独到思想和审美发现铸魂;艺术家们用创作回报时代和社会,而“上海文学艺术奖”则在全社会营造了一种尊重艺术、崇尚为人民创作的氛围,彰显了一条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走中国特色的文艺道路。
评委之一、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说,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城市都设立了文艺奖项,表彰文学艺术家对自己的国家、对自己的民族、对自己的城市甚至对人类的文学艺术所作出的贡献。上海同样如此。这座城市曾经为现当代的文学艺术贡献过鲁迅、巴金、周信芳、袁雪芬这样的著名大家,还有王元化这样始终关注国家时代命运的文学家、思想家,今天应该继续贡献一批文学艺术巨匠,彰显文学艺术对于未来的作用和价值。我们要通过文学艺术奖的评选,让人们看到文学艺术的根本价值是作用于人的精神、灵魂和人格的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艺术奖不仅是一种极高的荣誉,同时也带有极高的示范价值,对后来的艺术家具有启示性的标杆作用。
青年后备军:向前辈学习
本届“上海文学艺术奖”首次推出“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挑选各个艺术门类具有出色才能和较大潜力的青年文艺家,为其度身定制发展计划,进行培养和孵化,入选者将被列入文艺人才库,获得创作、演出、深造等机会。他们朝气蓬勃、才华横溢,展示了上海文艺事业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美好希望。若干年后,也许他们未必人人都能成长为大师,但他们必将给上海的文化发展与繁荣带来飞扬的活力,代表着这座城市的生机与未来。
而最让人欣慰的是,向前辈学习,他们已经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