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米兰世博会KIP国际馆上海新闻发布会  亚非拉国际商会与金融机构合作寻优质地产项目  支持一带一路新丝绸之路建设 亚非拉网1000个VIP企业会员注册资格免费送  李克强会见巴哈马总理克里斯蒂时强调基础设施建设是合作重点  习近平:共同谱写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新篇章   2015年非洲杯阿尔及利亚队前景展望  中外互免签证协议一览表(2015年1月6日更新)  
关于我们 | 协会章程 | 分会合作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注册成为会员,您可以享受如下服务
发布供求商机
发布合作项目
查询采购招标
更多专享服务
首页
| 组织机构 | 协会动态 | 两性事业 | 外事资讯 | 交流活动 | 政策概览 | 产业促进 | 文化交流 | 旅游推介
| 地方频道 | 时政要闻 | 国情资讯 | 展会资讯 | 签证认证 | 合作论坛 | 国学文化 | 服务项目 | 焦点视频
| 财富俱乐部 | 项目推荐 | 采供信息 | 招商引资 | 合作对接 | 人物故事 | 成功典范 | 图片新闻 | 名优推介
| 国际商会 | 生态农业 | 健康养生 | 投资热区 | 有机环保 | 奢侈时尚 | 业界精英 | 公益慈善 | 八方回音
商机
VIP
焦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交流 ->> 中国与拉美的文化交往
中国与拉美的文化交往
来源:亚非拉网    时间:2014/11/13 15:30:00   浏览3714次   文字:【
亚非拉网讯: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拉关系发展势头迅速,与频繁的中拉高层互访、快速发展的经贸关系相比,中拉文化交流显得明显滞后,扩大中国与拉美文化交流也显得日益迫切。
 
中拉关系的开拓者:文化友好人士
中拉文化的历史联系起始于明朝万历年间(16世纪后期)的海上“丝绸之路”。 19世纪初至19世纪70年代,数十万契约华工和华工组成的劳动大军,对促进中拉文化联系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中拉之间文化交流的密切,还是从新中国建立之后开始的。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二十多年中,中拉之间以民间交往为主,而文化交流则是主要形式。许多拉美国家建立了对华文化协会、友好协会等民间机构,成为当时推动中拉民间交往的桥梁。据统计,1950~1960年,共有11个拉美国家创建了对华文化友好协会,来自19个拉美国家的文化人士来华访问,人数达到了1200多人。
2012年11月,拉美最早的对华民间友好组织、智利中国文化协会迎来了建会60周年庆典。1952年10月,智利前总统阿连德、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聂鲁达、著名画家万图勒里等知名人士,怀着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民的热爱之情,共同创办了智中文协。智中文协长期致力于宣传中国文化,为两国民间友好交往牵线搭桥,为推动中智建交发挥了独特作用。该协会早期领导人曾多次访华,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亲切会见。
1953年9月,墨西哥创立了“墨中友好协会”。该协会在组织墨西哥文化界人士访华。1953年和1954年,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相继成立了巴中文化协会,中巴民间往来日益增多。此后,阿根廷、玻利维亚、乌拉圭、哥伦比亚、秘鲁、委内瑞拉等国都先后成立了友好协会或文化协会。在上述友好团体积极组织、推动下,拉美文化界许多著名人士都曾来华访问,如巴西作家若热·亚马多、墨西哥画家迭戈·里维拉,他们都是开拓中拉友好交往的先驱。
与此同时,中国的文化团体也开启了访问拉美的大门。1954年6月,中国文化代表团应邀参加了在智利圣地亚哥举行的第一届拉丁美洲大陆文化会议,并就地访问了智利。1956年8月,中国民间艺术团赴智利、乌拉圭、阿根廷和巴西演出。1959年,中国杂技团访问了巴西、智利、乌拉圭。中古巴建交前,1960年7月,两国就签署第一个文化合作协定。1960年3月,中国拉丁美洲友好协会在北京正式成立,该协会就包括了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等文化艺术团体成员,成为中拉文化交流的积极推动者。
 
中拉文化交流:文明的对话
拉美有“中国热”,同样中国也有“拉美热”,中拉之间的文化交往频繁、密切,内容和形式日益多样。中国的艺术团组、艺术家赴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访问交流增多,举办各类文艺表演,深受拉美人民喜爱。中国还在拉美举办电影周、绘画展、摄影展、工艺美术品展、美食节等,让拉美人民近距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
拉美的文化团体、艺术家也频频来华参展、交流,使中国观众大开眼界。2000年,墨西哥举办了《帝王时期的中国:西安王朝文物展》;2001年,《走近玛雅:墨西哥古代文物展》先后在中国西安、广州、北京和上海举行。2006年4~9月,中国国家博物馆和秘鲁国家文化委员会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失落的经典——印加人及其祖先珍宝展》。近来,“世界末日”成为了热门话题,再次激发了中国人对神秘的玛雅、印加、阿兹特克等拉美古文明的兴趣。
实际上,中国的“拉美热”更早源于拉美文学的关注。上世纪八十年代,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流派风靡中国文学界。1982年,中国成立了西班牙、葡萄牙、拉丁美洲文学研究会,翻译了大量的拉美文学作品。诸如巴勃罗•聂鲁达、加西亚•马尔克斯、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奥克塔维奥·帕斯、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等著名作家的一些作品早已翻译成中文,在中国读者群中广为人知。
甚至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坦言,其写作风格曾受到马尔克斯等拉美作家的影响。2012年12月,莫言的多部小说的西文版在秘鲁利马正式发行。2011年6月,诺贝尔文学奖2011年得主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访华,在上海、北京等地举行了多场演讲会,让中国读者再次感受到了拉美文学的魅力。
中国的“拉美热”至今高涨不衰,并不仅局限于“拉美文学”,在中国青年人中也兴起了一股“拉丁舞蹈热”、“拉丁音乐热”。
墨西哥、秘鲁、古巴等拉美国家有唐人街,是中拉文化交融的历史记录和沉淀。尽管拉美在中国的文化展现得还不多,但是,普通的中国人已感受到了拉美的印象、文化气息。北京建国门外的“哈瓦那之家”雪茄俱乐部店名非常醒目,让人感受到了古巴雪茄的味道。足球、烤肉、咖啡、探戈、桑巴、音乐都是已让普通中国人感受到的拉美“文化符号”。
中国与拉美建交国都签署了文化交流协定或文化交流执行计划,交流内容、形式也日益丰富。早在1978年,中墨两国就成立了文化教育混合委员会,文化团组不断互访,举行各种文化交流活动。2010年4月,中国和巴西签署《两国政府2010年至2012年度文化合作执行计划》,并商讨于2013年在对方国家举办“中国文化月”和“巴西文化月”活动。1981~2011年,中国赴阿根廷举办京剧演出、杂技表演、书画展、文物展等活动的团组超过了40个,而阿根廷来华举办的艺术展、探戈舞蹈表演等活动团组也超过了20个。此外,中国与智利、委内瑞拉、秘鲁、厄瓜多尔等国合作举办的人文交流活动也日益纷呈。
 
中拉关系:需要文化交流促进
当前中拉关系发展势头已超出了政策制定者的预期,且内在动力正在发生变化,政治、市场和社会三种力量相互交错。与频繁的中拉高层互访、快速发展的经贸关系相比,尽管中拉文化交流有所加强,但与中拉关系发展形势和挖掘未来潜力是不相称、不匹配的。
笔者认为,中拉文化交流应该逐步走向由官方、半官方、民间、非政府组织等多元力量推动的新局面,实现“多渠道化”。目前,中拉文化交流主要由官方渠道主导。仅从中国方面来讲,中国已在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和智利等十多个国家的使馆设有文化处。孔子学院是中国向拉美传播中华文化的新载体。中国已在拉美设立了25家孔子学院,已从语言教学机构进一步成长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和沟通情感的特殊桥梁。墨西哥城孔子学院举办每年都要举办秋季中国文化节,阿根廷、智利的孔子学院常组织汉语学生才艺表演。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2012年6月,温家宝总理在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的演讲中宣布,中国政府支持在拉美设立中国文化中心,未来五年内将向拉美国家提供5000个奖学金留学生名额。与此同时,虽然民间、社会参与度不断扩大,但是显得还很不够。
另外,笔者建议文化交流资金来源应“多源化”,鼓励社会资金参加文化交流。除提高官方的资金投入外,为扩大资金来源,还应打通企业支持通道,吸引中拉相关企业参与中拉文化交流潮流中来。同时,还要鼓励中拉双方的民间资金参与。
再有就是,文化交流走向“民间化”、“大众化”。尽管中拉双方都重视文化交流,但交流的受众面要扩大,要走向民间,走向大众。文化交流的内容、形式也要做到“喜闻乐见”。中拉人员往来日益增多,客观上也产生了文化感知、体验效果。
中拉关系发展不能仅限于追求经贸往来的经济利益,双方还应看到文化交流所产生的友谊力量。加强中拉文化交流,实现文明对话,有利于促进中拉的了解和友谊,同时也有利于展现世界文明、文化的多源性和多样性。因此,加强中拉文化交流,既是中拉关系发展的形势所迫,也是顺应世界格局变化的要客观求。
 
作者:孙洪波,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副研究员
欢迎转载,请注明转自“亚非拉网 china-aala.com”
优化关键词:
亚非拉,亚非拉网,亚非拉门户网站,亚非拉国际交流协会,拉美投资,非洲展会,拉美展会,东南亚贸易,东南亚旅游,非洲旅游,拉美签证,非洲签证,清真认证,亚非拉,亚非拉网,中阿合作,中非合作,非洲贸易,中东贸易,中东投资,亚非拉协会,国际贸易,中东安全,非洲局势,非洲矿产,中东能源
   热点关注  
亚非拉网影响力凸显 打造品牌民间外交网络
只要3.5万 亚非拉就带你上米兰逛世博
协会秘书长受聘担任京城著名电商聚成E世界战略
协会和迪拜国际投资年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合作
李克强会见厄瓜多尔总统科雷亚:支持厄方制定国
普京特批:中石油参股俄罗斯万科油田
李克强同墨西哥总统培尼亚交涉高铁合作风波
协会领导应邀出席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 联手打
俄罗斯希与我开展合作的项目清单
亚非拉协会与奥地利联邦商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胡润:中国富豪正在转型
协会领导会见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
协会率团访问湖南 省长杜家毫、副省长何报翔会
中国重尊儒学,不会罢黜百家
   焦点排行榜  
1
 会长:韩升洙
2
 香道释义
3
 中国领导人的拉美情谊
4
 聘任朱子太极第三十代传人王立峰为协会国学
5
 巴林龙城盛大招商 财富热线:13681
6
 谢赫哈姆丹·马克图姆
7
 欢迎参加3月30日迪拜国际投资年会报名热
8
 副会长:张小康
9
 包润石
10
 崔茂森
关于我们    |   协会章程    |   分会合作    |   入会申请    |   招聘人才    |   法律声明    |   付款办法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加盟    |   法律顾问    |   返回首页
亚非拉国际交流协会 亚非拉网 www.china-aala.com  COPYRIGHT © 2001 - 2020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22377号  
电话(Tel):008610-56180906   5618897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通惠河畔园区惠河南街1089-18 
E-mail:aala001@163.com   aala001@126.com  微信公众号:aala8888  微信:aala666  QQ:985556789
               
   欢迎第9120668位访客   

京ICP备2023010479号
  
优化关键词:亚非拉,亚非拉网,亚非拉门户网站,亚非拉国际交流协会,拉美投资,非洲展会,拉美展会,东南亚贸易,东南亚旅游,非洲旅游,拉美签证,非洲签证,清真认证,亚非拉,亚非拉网,中阿合作,中非合作,非洲贸易,中东贸易,中东投资,亚非拉协会,国际贸易,中东安全,非洲局势,非洲矿产,中东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