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恒:难忘拓荒岁月――从巴拿马到多米尼加共和国(之四) |
来源:亚非拉网
时间:2014/11/13 15:23:00 浏览2544次 文字:【 小
中 大
】 |
亚非拉网讯:
巴拉圭:踏上“孤岛”;一天四位总统;半夜,新闻中心就剩我一个人了。 1993年5月巴拉圭举行大选,我从巴西前去采访。这个国家地处南美大陆心脏之地,面积只有40万平方公里,人口460万。对于中国人来说,巴拉圭是相当生疏的。国内报刊上难得见到这个国家的名字。70年代以来,南美大陆12个国家中的11个先后同中国建交,惟独巴拉圭同台湾保持“外交关系”,成为一座“孤岛”。这里有一段特殊的因缘。 1954年,斯特罗斯纳将军发动政变上台,此后8次连任总统,一坐天下35年直到1989年被部下推翻流亡国外。据说,蒋介石在世时与斯特罗斯纳私交甚笃,也许相似的命运和反共的信念使他们之间有一缕惺惺惜惺惺的情思吧。加之,斯特罗斯纳与蒋纬国有在德国军校的同窗之谊,当时的巴拉圭同台湾结成了铁打的联盟。80年代,我在阿根廷时,曾多次到巴拉圭大使馆询问可否去采访,每次得到的答复都很干脆:不予受理。 人算不如天算。转眼十年,世界上天翻地覆,蒋家在台湾的地位今非昔比,斯特罗斯纳更是沦落天涯。我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去巴拉圭驻里约热内卢领事馆申请签证,出人意料的是,两天内签证就发下来了。我和我妻从里约热内卢乘飞机,约3个小时就到了巴拉圭首都亚松森。机场大厅里等候入关的人不多,很快就排到了。只见验关口4个官员成纵队排开,护照要在他们每个人手中过一遍。他们每个人都认真查看护照并仔细打量来客,似乎惟恐偷渡者漏网。我们的护照顺利经过了前两个人。传到第三个人时,他把护照的每一页都前后看了两遍,凝神注视封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几个字,然后与第四个官员悄声议论了几句,两个人一同到后面办公室去了。看过护照的两位,面面相觑,对我们耸耸肩,显出几分尴尬。此时,我们手中也捏了一把汗。几分钟后,两位官员回来了,由第四位在护照上盖了大印,微笑着递给我们说:“对不起,请吧”。在通过海关跨入巴拉圭国门的时刻,心中油然感到:我们终于踏上了这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禁地”的国度。 大选在5月9日举行。巴拉圭著名政治评论员弗莱舍尔告诉我们,这次大选有几个“第一”:这是巴拉圭65年来第一次有两个以上候选人参加的选举;这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第一次在投票前不知道谁会当选的选举;这是40年来第一次执政党可能失败下台的选举。可能是因为这几个第一的原因,这次选举引起强大的轰动效应。一时间,好象是发生了日全食,而且巴拉圭是全球唯一能进行观测的地方一样,人们从四面八方涌进亚松森。美洲国家组织、欧洲议会、拉美议会和里约集团纷纷派出了观察员,美国前总统卡特和一些拉美国家前总统以及数百名记者纷至沓来,把个往日宁静的小城搅得沸沸扬扬。 投票当天,巴拉圭人都显得很平和,也许在竞选活动中折腾了几十个日日夜夜早已疲惫不堪了,亦或是在最后的时刻需要更冷静地思考。我们前去采访的几个投票站都平安无事,秩序井然。倒是忙坏了那些观察员们。设在瓜拉尼饭店的新闻中心里人声鼎沸,要闻叠出。一会儿说,军队封锁了边界阻止邻国的巴拉圭侨民返回投票,一会儿说独立的电视13台被仍了炸弹。众人的鼻子、耳朵、眼睛一齐运动,都盯着一个目标:舞弊。美洲国家组织秘书长巴埃纳身穿写有OEA(美洲国家组织)标志的大背心,顶着烈日率领他的部下往返于各选举站之间,光头顶上汗珠晶晶。头发斑白的卡特更是不辞辛苦,半天内三顾新闻中心,核查当局是否有小动作。 这天巴拉圭度过了一个绝无仅有的夜晚:同时有4个总统。除了尚未卸任的罗德里格斯外,三位候选人都声称自己已经获胜。红党的华斯莫西最先宣布自己当选。在投票结束前两小时,我在旅馆遇到他。因为前一天在红党党部见过面,算是认识了,就上前询问情况如何。他情绪很好,搂着我的肩,贴着我的耳朵说:“肯定我们胜了,肯定。”下午5点零2分,投票刚刚截止,华斯莫西就在电视台宣布自己已经当选,并且号召红党人到街上庆祝。7点30分,真正激进自由党候选人莱诺也声明:“我感到自己是当选总统”,并宣布将组织一个廉洁、透明的政府。5分钟后,另一位候选人、全国团结阵线的卡瓦列罗说,“我们正在赢得胜利,胜利是属于我们的”。 同一时刻,4位总统,的确颇具戏剧性。但是,这一结局苦了记者:文章好作,消息难写。凌晨4点,新闻中心里各路人马都已偃旗息鼓,大厅里只剩下埃菲社、墨通社和新华社三名记者。过了一会儿他们也走了。只有我一个人面对着已多时不再变化的计票进程显示屏幕。又过了一会儿负责电脑的人说,计票的人大概睡觉去了,天亮以后才能有新数据。他也走了。我内心苦笑一下,坐下来发了最后一条消息:“三位候选人均称自己获胜,华斯莫西可能当选”。 在大选的前一天,我们去拜访“三月十一日电台”。新闻部主任本哈明先生直接把我带进播音室,作现场即席采访。他还问了许多关于新华社的问题:“新华”是什麽意思?是哪一年成立的?有多少人?在全世界有多少分社?等等。他还向听众介绍说,中国的人口是巴拉圭人口的300倍,如果全体中国人手拉手组成人链,可以饶地球两圈。他的这一说法,使在场的人都笑出声来。 在亚松森的几天中,我们先后采访了角逐总统宝座的三位候选人。真正激进自由党的莱诺曾经坐牢几十次,在国外流亡5年之久。他满脸落腮胡子,洋溢着革命家的风采。他在自己的办公室接待了我们。在回忆访问中国的情景时,他眼睛中流露出些许怀恋的深情。莱诺肯定地说,“世界在开放,中国在开放,巴拉圭也要开放,如果我当选总统,同中国发展关系时不言而喻的”。独立派的全国团结联盟候选人卡瓦列罗时年49岁,满头银发,全然一派学者风度。他在自家的花园同我们谈话,表示当选后将很快考虑调整同中国的关系。他说,“不能无视中国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国家”。三位候选人中最终获胜的是执政党--红党的华斯莫西。我们同他三次见面。一次是大选前在红党党部的记者招待会上,一次是大选当天在旅馆里,一次是大选后在他家里。他对我们表示,“我的执政纲领贯穿着开放精神,执政后会认真研究同中国的关系”。98年5月巴拉圭又举行大选。在华斯莫西当政5年期间,两国关系未能正常化。但是,经贸及民间各领域的来往已经开始。“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句诗可作为中国和巴拉圭关系的写照。 |
欢迎转载,请注明转自“亚非拉网 china-aala.com” |
优化关键词:
亚非拉,亚非拉网,亚非拉门户网站,亚非拉国际交流协会,拉美投资,非洲展会,拉美展会,东南亚贸易,东南亚旅游,非洲旅游,拉美签证,非洲签证,清真认证,亚非拉,亚非拉网,中阿合作,中非合作,非洲贸易,中东贸易,中东投资,亚非拉协会,国际贸易,中东安全,非洲局势,非洲矿产,中东能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