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网创始人兼CEO 杨勃:泡吧蹭网铸就伟业 |
来源:亚非拉网
时间:2014/12/26 19:13:00 浏览7588次 文字:【 小
中 大
】 |
|
亚非拉网讯: 提起豆瓣网,很多网友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汇聚文艺派和“小资派”的“文青大本营”。而身为豆瓣创始人的杨勃,无疑是豆友中的头号“文青”。从他作为创始人亲自一篇篇写书评的“码字之旅”,到今天6000多万豆友组合出的滔滔文字之海,豆瓣在业界始终保持着独异的阳春白雪气息。前不久,豆瓣宣布将开设导购频道。那么,在互联网的商业化时代,杨勃和他的豆瓣,还能坚守小清新文艺路线吗? 文理间“转换”一度想出家 从“天才少年”到理想主义者 少年杨勃的成长脚步要比一般人快。1985年,16岁的杨勃凭借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的资格,被保送进清华大学物理学系,一度师从顾秉林。据同学回忆,杨勃大学时比较内向、求知欲极强。1988年,杨勃通过了CUSPEA(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考试,1989年赴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物理学系攻读博士。 杨勃身上的理想主义色彩极为浓郁。在美国,视野大开,他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少年时的杨勃曾经想当科学家,但后来却产生了某种错位感。这种错位感让他一度失控,也就是这个时候,他阅读了很多禅宗的书,甚至有过出家的想法。在美国读书时,这个准物理学家还大量涉猎社科图书,一度对人类学产生了疯狂的兴趣,甚至想转去这个专业读博士。杨勃说:“我学的是物理,但中学起我就很喜欢编程序。读研究生时很痛苦,想转到文科去。因为我的朋友们都是文科生。” 第一次从美国回来之后,他与清华校友共同创办了一家物流公司,他任首席技术官。创办豆瓣前,他还曾回到美国,但却发现自己已经完全不能接受打卡上班的大公司生活,于是再次回国开始筹办豆瓣。 梦之源 天天泡星巴克“蹭网” 杨勃和他的“文青大本营”的故事,始于2004年10月。北京朝阳门外一条名曰豆瓣的胡同,一家星巴克餐厅内,几乎每天中午都能看到一个高高个子、长相帅气的年轻人。每次光顾,他都拎着一个已经掉漆的笔记本电脑,一杯咖啡放在旁边,一坐就是三个小时,不干别的,就写程序。这个年轻人就是杨勃。天天来星巴克,是因为这里有无线网络,可以方便地“蹭网”。店员摸透了他的脾气,一见他进门,会直接端上一个中杯的今日咖啡,偶尔也会问:“还有多久上线?” 事实上,在星巴克的咖啡香味中“孕育”出来的豆瓣,并非杨勃的第一次创业。以阿北之名走红豆瓣的“绝对文青”杨勃,甚至不是文科生出身。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后来又拿到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物理学系的博士学位,曾在IBM工作。2000年回国后,他曾想加入一个互联网公司,但他发现北京街头所有的户外广告牌、公交车上都是互联网公司的广告,让他觉得生活在巨大的泡沫中:“我不喜欢凑热闹,可能是性格决定的。” 起初,他试着开发一个自助旅游类网站“驴宗”,后因用户人群太窄而放弃。认真思考之后,热爱读书的他决定从头开始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相对旅游而言,看书、听音乐、看电影是一种更加普遍的需求,也是我的爱好。”这种充满文艺色彩的理想主义情怀,引出了后来被豆友所熟知的“阿北和星巴克”的故事。 结书缘 一个人的“书香豆瓣” 2005年3月6日,豆瓣上线,就以他泡星巴克所在的那条胡同命名。交了域名费和服务器托管费,杨勃带着豆瓣这个名字和内容一样怪的网站,不声不响上路了。 建站开始,网站没有编辑写手,没有特约文章,没有六百行的首页和跳动的最新专题,几乎没有任何广告。此时的杨勃从来没有过互联网运营经验。他自己写了书评放上去。但就是依靠他勤奋的蚂蚁式码字方式,豆瓣注册用户很快便突破万人,日点击量超过20万。 在豆瓣早期,豆友大规模围绕着《查令十字街84号》展开的书评,最令杨勃激动。他说:“这本书讲的是纽约女作家和伦敦旧书店之间的书缘,被称作‘爱书人的圣经’,就像是为豆瓣网量身定做的一样。” 值得一提的是,直到2006年2月23日豆瓣成立快一周年,杨勃才迎来自己的第一个正式员工。两周之后,02号程序员到位。因此,杨勃与豆瓣的第二个故事,在业界被戏称为“一个人的豆瓣”。谈及最初的“一个人的创业”,杨勃自己说:“一开始,豆瓣只需要关注书评、书籍推荐等网友看中的核心价值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一开始就把架子搭得那么大。再说当时我也请不起那么多人。” 抓主干 物理博士造文艺模型 豆瓣网的第一个用户,是在寻找域名时无意敲打douban进入的,因为那时搜索引擎根本找不到“豆瓣”两个字。这个用户只注册了一个ID,到处看了看就走了,并且一去不返,这事至今都令杨勃不能忘记。 开始时,豆瓣网主要是通过人们的Blog来相互推荐,偶尔,杨勃也会在读书类的杂志上做一些不大的广告。用杨勃当时的话来说:“从第一次创业的物流咨询服务公司到现在的豆瓣,虽然都是IT行业,但差别在于豆瓣与文化的结合非常紧密。”理工科出身的杨勃认为,创业的重点在于要建立严密的数学模型———咨询当中有很多工业的模型,而豆瓣里也用到了很多类似的数学模型。 从豆瓣网上线的那天起,杨勃就把豆瓣网的口号确定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豆瓣的原则是没有主编,没有网络编辑,所有人都平等,人人都可以写书评、写影评。这里所有的内容、分类、筛选、排序都由成员产生和决定,全自动化。比如你给评论一个“有用”,它的排位就会自动上升。和其他网站不一样的是,豆瓣鼓励原创不鼓励转载,因为杨勃的想法是:与其看到阳春白雪式的职业评论,不如听到每个读者虽不工整但特别真实的声音。 就是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文艺网站,如今用户已超过6000万,很多“文青”对它大有归宿之感,因此成为骨灰级豆友。北京的IT评论家KESO这样称赞:学物理的杨勃,能从纷繁的枝叶中抓到主干,所以他可以把豆瓣做得如此清爽干净,因此也如此吸引人。杨勃自己的看法是,几万个用户就有几万种口味,豆瓣给他们每一个都提供了晒个人文艺品位的去处,这就是豆瓣的价值所在。 慢经营 用户价值变商业价值 自2005年创立至今,豆瓣网似乎都在缓慢发展,以至于被称为互联网行业的“慢公司”。也正是在这种慢节奏中,集中了全国网络“文青”的豆瓣,始终保持着它的小清新色彩,似乎与竞争激烈的市场格格不入,甚至曾为杨勃注入风险投资的资深豆友、纪源资本某投资人也曾质疑豆瓣的收费模式,认为杨勃的产品虽然不错,但他“一直没有想出怎么去赚钱”。 最初,豆瓣是通过“价格比较”菜单,将有购买意向的用户链接到当当、卓越等网站并发生消费后,豆瓣得到10%的回报。与此同时,一些和纪源资本一样看好这个产品的豆友,也陆续投入数额较大的资金。后来,杨勃又借鉴了他非常喜欢的谷歌的经营模式,靠一些大网站瞧不上的小广告打开市场。几年之后的今天,已有一百多家国内外知名品牌进驻豆瓣平台。对于这种“慢经营”,杨勃的副手黄亮说:“社会化媒体因为用户互相关注,用户参与品牌互动的行为会受到其友邻的关注,因此更多的人因为口碑效应而关注品牌,产生了社交媒体中常见的传播几何级效应。”杨勃自己的解释则是,豆瓣想要“影响更多人,顺便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他的理念是:“如果豆瓣能产生足够的用户价值,对用户的实际生活有帮助,用户价值自然会成为商业价值。” “小清新”气质让豆瓣保持着稳定的用户群体,而稳定的用户群体又让豆瓣能扎实地创造财富:要阳春白雪的文艺范儿,但也不忘真金白银的收益,“文艺青年”杨勃如此实现了他的IT梦。 |
欢迎转载,请注明转自“亚非拉网 china-aala.com” |
优化关键词:
亚非拉,亚非拉网,亚非拉门户网站,亚非拉国际交流协会,拉美投资,非洲展会,拉美展会,东南亚贸易,东南亚旅游,非洲旅游,拉美签证,非洲签证,清真认证,亚非拉,亚非拉网,中阿合作,中非合作,非洲贸易,中东贸易,中东投资,亚非拉协会,国际贸易,中东安全,非洲局势,非洲矿产,中东能源
|
|
|